猎头公司新闻
公司名称:
联 系 人:
电    话:
招聘需求:

快速提交简历

标    题: (姓名+意向职位+期望薪水)
联系电话:
粘贴简历到下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银行业的发展裁员与薪酬

发布时间:2018-02-27



 

截至目前,沪深两市26家上市银行中有多达16家披露了去年业绩快报。业绩快报显示,上市银行的盈利和资产质量均处于改善阶段,目前所有披露业绩快报的上市银行均实现了净利润同比增长。在资产质量方面,除了浦发银行不良贷款率较去年年初有所增加外,其他银行均呈现下降趋势。业绩表现抢眼的银行以城商行、农商行为主,共计12家;股份制银行较为低调,共有4家披露了业绩快报;工农中建交5家国有大行则均未披露业绩数据。

在资产规模上,相较于地方银行,4家股份制银行的体量无疑是遥遥领先。截至去年年末,除中信银行外,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与浦发银行的资产规模均已突破6万亿元大关,分别为64191.89亿元、62920.05亿元和61350.61亿元,较去年年初增长5.48%5.88%4.74%。中信银行截至去年年末的总资产为56776.91亿元,较去年年初下降4.27%,但较去年三季度末有所增长,中信银行也是所有披露业绩快报的16家上市银行中唯一一家资产规模缩减的银行。上海银行的资产规模最高,截至2017年年末,该行资产总额为18077.67亿元,较去年年初增加523.96亿元,增长2.98%。此外,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的资产规模也均突破了万亿元大关,分别为17705.51亿元、11411.42亿元和10267.9亿元。在资产规模增速上,贵阳银行以24.65%的数据排名首位,而吴江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常熟银行、无锡银行、江苏银行、张家港行以及刚刚上市的成都银行的总资产增速也均达到了两位数以上。

4家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盈利增速最快,该行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两位数。招商银行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2210.24亿元,增幅5.4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1.50亿元,增幅13%。兴业银行虽然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400.81亿元,同比下滑10.81%,但其全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3.71亿元,同比增长6.54%。此外,浦发银行与兴业银行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2.25%2.15% 相较于中大型银行,地方银行特别是城商行的盈利近年来始终处于高速增长中,去年也不例外。在已公布业绩快报的地方银行中,除了上海银行与江阴银行外,其他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均超过了两位数。刚刚上市的成都银行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96.54亿元,同比增长12.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9.09亿元,同比增加51.69%,该行净利润增速在所有已披露业绩快报的银行中是最高的。贵阳银行、常熟银行2017年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过20%,贵阳银行2017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30亿元,增幅为23.97%;常熟银行2017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2.67亿元,增幅为21.71%

在资产质量方面,上市银行在2017年更是取得了全面改善,在16家已披露业绩快报的上市银行中,除了浦发银行不良贷款率较去年年初上升0.25个百分点外,其他银行不良贷款率均较去年年初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南京银行与宁波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在1%以下,分别较去年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和0.09个百分点。截至去年年末,江阴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39%,是所有银行中最高的,但较去年年初下降了0.02个百分点。

2018年,银行资产质量有望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存量不良贷款化解仍需较长时间,而且部分地区和行业的风险尚未完全暴露,随着去产能和环保限产的推进,信贷资产质量可能会产生劣变。银监会对《中国银监会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进行了修订。包括完善外资法人银行开展境内银行股权投资的法律依据,取消多项业务审批,统一中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标准等。修改后的《中国银监会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全面体现了进一步扩大开放、简政放权以及加强审慎监管的理念。”银监会指出,将继续支持外资银行积极参与中国市场、提供金融服务,为中外资银行创造公平、透明的政策环境,促进银行业机构稳健发展。

关于银行业的裁员。

全球银行业裁员可能是大势所趋。澳洲的四大银行之一国民银行NAB,在本周正式开始实行早前宣布的裁员计划。澳大利亚国民银行去年十一月份宣布裁员六千人,占银行总人数的五分之一,第一批下岗员工将于本周离职。

其实在澳洲四大裁员之前,世界其他银行已经在不约而同选择了大幅的裁员行动。据媒体报道,2017年,日本最大银行三菱日联表示,三菱东京银行计划截止至2023年裁员大约6千人;苏格兰皇家银行将关闭259个分支银行及网点,并裁员680人。这些银行裁员,表现是人工智能AI代替了人工,NAB总裁Andrew Thorburn在接受澳媒《AFR》采访时表示,“因为新的技术的应用,我们必须要重新评估他们的员工。很多工作可以由AI完成,我们今后需要的员工数量将会减少。与此同时,我们还会关闭一些分行和ATM。”其实,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后危机时代的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银行经营管理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从宏观层面来看,一个是全球经济环境;另一个是监管政策。从微观层面来看,一是金融科技发展方兴未艾;二是为应对金融科技挑战,银行开始布局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技术。基于宏观和微观背景,全球银行也在寻求变革,大量通过人工智能的运用,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服务客户,以适应全球经济金融发展的需要。总之,银行是不会消亡的,但运行模式将被颠覆。银行只有加大金融科技创新,打造以自身业务为核心、融合科技创新的一体化移动金融生态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银行业必须未雨绸缪积极变革。我国银行业虽然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减柜减员的情况,但是,通过年报季报,可以发现部分银行已经开始撤并网点,同时伴随着员工数量的减少。实际上,随着银行离柜率的不断上升,平均的离柜率已经达到85%左右,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线上办理业务,而物理网点则渐渐成为银行的“累赘”,巨大的房租人工费用占银行费用的比例相当大。自2014年开始,部分银行对物理网点已呈现收缩态势。这种态势会随着科技发展,时间的推移会得以延续,而且会不断累积,目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是,最终会由量变到质变,到了临界拐点将会呈加速态势。加大人员调整结构力度。要对现有的柜面员工进行培训,加大客户经理、理财师以及风险控制等内容的培训。在新增人员方面,要积极引进具有数理、计算机等方面学科背景的青年才俊,大大增强银行的科技人才储备。同时,要设计好激励机制,让这些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使银行的科技和人工智能水平上更高的台阶。

关于银行的薪酬。

2016年爆出的“银行业1.5元年终奖”后,2017年银行业又传来48.5元年终奖的消息。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在北京地区,部分银行的薪资水平远远低于行业均值,甚至只能达到平均值的一半,去年入职某国有大行的毕业生晒出的今年1月份工资表中,月收入到手仅为3900元,年终奖更是分文未有。在《2017年秋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的十大高薪职业中,银行排名第九,似乎仍然充满竞争力;从2017年秋季求职期平均薪酬城市分布图来看,前三名分别为北京9900元、上海9365元、深圳8666元。中国社科院2017年发布的国内首份《国人工资报告》也显示,金融业连年占据行业工资排行首位。然而,本报记者在采访多位银行业人士,了解其年终奖情况后发现,除一人表示拿到了5位数年终奖外,其余人均表示其年终奖低于往年或者没有拿到年终奖。一位去年入职某国有大行的柜员给本报记者展现了其1月份薪酬单,岗位工资3800元,交通补贴、通讯补贴、当月绩效、加班工资加在一起1000元出头,扣除各种费用,最后实际到手仅为3900余元。该柜员还告诉本报记者,她所在的支行平均薪酬就是这个水平,并且没有年终奖,不过网点每半年会发一次额外奖金,其个人拿到约万元。另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柜员则对本报记者表示,他所在的支行由于效益不是太好,年终奖虽然还有,但一年比一年少,2017年的年终奖拿到了8000元,该人士同时表示,一线员工主要是靠业绩说话,其所在银行的部分其他支行效益比较好,年终奖依然有五位数。

某上市银行分行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对于银行员工而言,总行薪酬相对比较稳定,分行到支行都是干多少活拿多少钱,为银行带来的利润多,获得回报也多。其进一步指出,银行之间,国有银行薪酬相对比较低,股份制银行相对高一些,就银行中层管理者而言来说,银行的薪酬远不如基金、券商和信托公司。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17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显示,有44%的银行家认为银行薪酬大跳水是银行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有54,3%的银行家认为应该积极改进员工薪酬激励机制,加快引入并推广股权、期权等激励手段。

大部分受访银行人士表示2017年年终奖与2016年持平,增长最多的不超过10%,相对零售条线较为稳定,但银行过去几年的利润中心,金融市场部和资产管理部的年终奖相对缩水幅度较大,有农商行金融市场部人士透露,2017年终奖直接“腰斩”,亦有缩水30%,与非利润中心部门差距减小。递延制度越来越普遍,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均适用。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目前市场上递延比例多在四成,分三年递延;而记者了解的2016年银行业年终奖递延比例,多在20%-30%,一般在2-3年支付完毕。总体而言,银行业普通员工的年终奖多在10万元以下,且多在5万元上下,这一现状并未在2017年出现改变。

某国有大行分行人士反馈,该分行年终奖平均在7万元左右(税前)。另有某华北股份行分行对公业务人士也表示,年终奖在七八万元的水平,但为到手数额。薪酬递延,已经成为银行业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