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行业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和高级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19-01-02
尚贤达猎头公司船舶和智能制造行业猎头顾问获悉:日前,工信部和国防科工局联合印发《推进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转型行动计划(2019-2021年)》,加快实现船舶设计、建造、管理与服务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动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转型,促进船舶工业由大到强转变。
主要目标是:经过三年努力,船舶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体系和标准体系初步建立,造船企业管理精细化和信息集成化水平显著提高,2—3家标杆企业率先建成若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单元、智能生产线和智能化车间,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造船,实现每修正总吨工时消耗降低20%以上,单位修正总吨综合能耗降低10%,建造质量与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智能制造装备,形成一批智能制造标准和平台,建成一批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和智能化车间。
重点任务是攻克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和短板装备,突破船舶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加快物联网、大数据、虚拟仿真、系统协同、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突破船舶智能制造总体技术、工艺设计、智能管控、智能决策等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船舶智能制造核心支撑软件,构建船舶行业工业软件体系。研制关键环节智能短板装备。推进基础管控精细化、数字化。构建船厂信息基础设施。建立船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推进基于模型的数字化设计体系建设。推进船舶产品数据管理信息化。推进三维数字化交付。持续优化造船工艺流程。加快中间产品智能生产线建设。建设车间制造执行系统。推动数字化车间应用示范。推动造船数字化集成与服务,推进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信息集成。加强造船产业链信息集成。探索造船大数据分析与决策。
要有效推进船舶行业智能升级,关键在于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要打造多种形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示范应用工程,培养和引进一批智能船舶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力度,鼓励企业和高等院校深化合作,优化学科和课程设置,扩大相关专业学生规模,为智能船舶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根据《智能船舶规范》,智能船舶的功能分为智能航行、智能船体、智能机舱、智能能效管理、智能货物管理和智能集成平台,七大关键技术包括信息感知技术、通信导航技术、能效控制技术、航线规划技术、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遇险预警救助技术、驾机一体化和自主航行技术。
近期,船舶行业的好消息也不断:全球首艘40万吨智能超大型矿砂船(VLOC)“明远”号在上海命名交付,也是当今全球最大的智能船舶,标志着中国智能船舶全面迈入1.0新时代。作为全球最大、亚洲首个无人船海上测试场——珠海万山无人船海上测试场正式启用。尚贤达猎头公司船舶和智能制造行业猎头顾问整理。